今年以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聚焦“六个突出”,保生产、促发展,全力保障生产主体平稳运营,建设发展稳步推进。一季度,在全市开发区“打造实力春城,争当产业发展排头兵”竞赛中排名第6(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参与排名)。1-6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9亿元,同比增长26.65%,完成工业投资1.81亿元,完成工业和信息化投资11.92亿元,同比增长41.79%;1-5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4%;1-6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12亿元TCG体育,同比增长11.86%;1-3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3.37亿元(按季度统计数据),同比增长17.27%。
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第一引擎”,紧紧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现代健康养老服务“一主两辅”的产业导向,深入践行“三个工作法”,坚持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认真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牵头、一个工作班子推进,一名具体责任人负责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列出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为落地项目提TCG彩票供“保姆式”服务,全力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目前,万溪核心区共有已供地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230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4个,前期项目3个,特别是均和云谷·昆明呈贡数智港(二期)、云南云上云5G大数据园区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快速推进,作为全省唯一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专一园区和数字经济集聚区,项目建成后将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打造集研发设计、成果转换为一体的高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助力开发区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健全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招商运作模式,引导平台公司深度参与招商引资,全面建强招商团队,发挥1+1大于2的招商合力。瞄准行业领先,突出精准招商,依托华为、浪潮、字节跳动、紫光等龙头企业,以大企业、大品牌、大效应吸引企业入驻。
选聘具有社会影响力、行业号召力的专业人士、企业负责人等作为招商大使(招商经理、招商专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当好开发区“推介官”。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微信群、一个联系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张时序进度责任表”的招商服务模式,切实做到小机构、大服务。上半年共引入企业33家,特别是上海苏科高新·昆明呈贡数字经济智造园等3个重点项目和昆明理工大学中科院院士季维智团队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繁育中心、新药有效性及安评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及研发推广中心等项目,长江学者李天晴教授团队干细胞药物研发平台和昆明市细胞制备中心项目的签约落地,标志着“政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立足开发区全省“云上云”行动计划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最大程度向上争取配套政策支持,不断夯实发展底座,打造政策高地,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健全低效闲置用地退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推广试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统筹“急缓”两线发展,既解决好当下完成经济指标考核问题,更要统筹好长期持续发展问题,万溪核心区二期1214亩土地成片开发方案已获省级批复。
积极探索Mo新型工业用地的实地应用,在开发区内调整一定规模的Mo用地,丰富开发区产业用地类型,优化产业用地结构。搭建“政企银”沟通桥梁,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入园延伸服务,拓宽重点项目、优势企业、特色产业的融资渠道,打通开发区企业“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沪深交易所上市”全链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通过合作累计服务双创企业约1200余家,双创产值突破101.22亿元,双创税收突破1.7亿元。
深化全员挂钩联系企业制度,主要领导带头到挂钩联系企业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况,及时会商办理企业反馈的困难问题,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定期组织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畅通沟通渠道,全力当好做实服务企业的“连心桥”,把“及时雨”下到企业心坎上,营造重商、亲商、知商、爱商的良好氛围。设立园企服务中心,拓展“妈妈式”审批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规范入驻企业服务事项和流程,做好入驻企业的工商代理、财税咨询等服务保障工作。
以数字化赋能政府智慧化服务,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模式,在开发区设置昆明市首个园区“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专区”,实现569项政务服务24小时“随心办”,让入园企业享受到全天候、多领域、自动化、“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增设公交TCG彩票专线,投放共享交通工具,形成“通勤专线+公交专线+共享交通工具”的通行网络,全天候、全方位保障开发区企业基本出行需求,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幸福感、获得感。
依托高校创新要素集中,科研成果丰硕的优势,围绕“厚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发展优势,开展特色小语种智能产品研发,探索行业应用落地转化路径”目标任务,引进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入驻园区。
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云岭翻译系统正式面世,实现南亚东南亚语系为主的108种语种即时互译,为带动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成果应用市场拓展带来新机遇。探索推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不断完善“产、学、研”紧密衔接的人才成长的“自循环”通道,积极引导建立涵盖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派生出来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资源融合。
同时,紧扣产业导向,成立人工智能、新兴软件开发、空间遥感、物联网等为主要研究方向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团队4个,成为开发区核心产业突破革新的“破冰先锋”,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协助申报并获得知识产权累计1147件。
扫一扫关注tcg彩票